2024年1月19日 · 1月18日,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简称有研新能源)"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江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夏文勇下达开工令;中国有研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
2024年3月26日 · 3月25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土建总承包项目钢结构工程首吊仪式圆满成功,标志着项目钢结构主体建设正式拉开序幕。钢柱吊装前,项目部管理人员
2023年9月4日 · 公开类型: 批后 公示类别: 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及调整 项目立案号: 2023190000032998 综合受理号: nsMB2D087102308210895567 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正极
2021年1月12日 · 项目名称:年回收10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名称:年生产3000万只锂电池、组装1500万只18650电池组项目 项目名称: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套氢能燃料电池工程 项目名称:宁波优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万件硅胶、1万件橡胶制品
2022年3月28日 · 随着全方位球新能源汽车进入普及应用阶段,发展锂电池材料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早一点投产就能先一步抢占市场。衢州把锂电池材料作为大力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满格"续航产业发展。 壮大一个产业,需要靠一个个项目支撑。
2023年6月8日 · 临时休息区、食堂等;生产工艺采用成熟的硫酸法提取碳酸锂;产品为工业级碳酸锂,电池 级碳酸锂;二期建设年产 2.5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预计后续年产碳酸锂规模5万吨以上。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2020年8月5日 · 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突破700KM,中镍三元电池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高镍三元电池实现1200公里续航。 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智慧能源、后备电源等领域提供储能电源系统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3年12月5日 · 项目正式量产后,将在南沙建立起"新能源+储能"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形成一个满足"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理念"的锂电池研发制造"绿色工厂",有力带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发展,对促进广东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3月17日 · 固态电池前景广阔 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候选者。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具有一定的缺陷。 1)传 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方位性有上限
2022年9月29日 · 9月26日,由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承建的宜春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一标段(下称"宜春时代项目")电芯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亚洲锂都"宜春向打造全方位球级锂电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重要一步。
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文 宜宾观察 罗顺/图、视频 8月31日,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四川时代八期动力电池生产项目在宜宾的四川长江工业园开工
2024年5月27日 · 近日,由中建七局承建的成都市龙泉驿区亿纬锂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一期(二标段)项目主体结构全方位面封顶。 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总建筑面积约24.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
2023年6月29日 · 6月28日,楚能新能源(孝感)锂电池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设计年产能超30GWh,预计年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带动就业1 万余人。楚能孝感一期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超60万平方米。去年5月开工,4000多人奋战13个月时间
2024年6月17日 · 在当今全方位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 新能源 材料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锂电池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这样的行业大环境下,青海 中信国安 锂业发展有限公司凭借其在盐湖提锂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技术
2023年2月7日 · 连日来,中铝九冶在新能源、焦化等领域接连中标一批重点工程,全方位力以赴开启"红"运新年。江苏南通拓邦锂电池项目一期工程(总包工程),合同额约2.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该项目是公司深入探索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拓展了长三角区域市场。
2023年12月19日 · 日前,高比能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招标人为荆门市亿纬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15亩,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计划建设60电芯工厂、pack工厂、再生工厂、CNT车间、动力站、循环测试
2021年1月12日 · 项目名称:茂名创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池负极新材料-中间相沥青关键材料工程 项目名称: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000吨三元前驱体扩能建设项
2024年7月12日 · 作为云南省第一个投产的储能动力电池项目,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增加23吉瓦时的动力电池产能,年产值可达160亿元,可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助力云南打造千亿级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