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致电我们: WhatsApp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低温碳化微球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

本文将自制的低温碳化微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碳化温度、导电剂的性能、碳酸钙(CaCO3)造孔、掺入碳酸锂(Li2CO3)以及纳米硅粉(Si)的掺杂等处理对碳微球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双层硬碳作为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aterials Science ...

2018年5月4日 · 本研究使用酚醛树脂开发了一种硬碳阳极,将酚醛树脂研磨成粒径 (D50) 约为 8 μm 的粉末。随后,将粉末在900℃至13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进行碳化,以降低硬碳的比表面积(SSA)。然而,SSA 被确定为仍大于商业规格中规定的值。

影响软碳负极储锂性能的两大因素:孔结构与碳化温度 ...

2022年6月30日 · 结果表明,软碳随着碳化温度的提高,微观结构会出现三个明显的占优阶段,即无定形结构占优阶段、乱层结构占优阶段和石墨化结构占优阶段,并显著影响其电化学行为。 首先,无定形结构占优阶段 (900℃≤t<1300℃)。 该碳化温度区间的软碳主要为无定形结构,具有丰富的孔隙和高的比表面积及石墨层间距。 随着碳化温度的提高,无定形结构逐渐向石墨化结构转

锂/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024年7月2日 ·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 石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和石墨相比, 硬碳具有更强的储锂能力, 即更高的充电比容量, 同时也具有更优良的倍率性能、优秀的低温性能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对钠离子电池来说, 硬碳是比石墨更合适的负极材料。1993年, Deoff等尝试了26

中南大学王海燕/孙旦教授最高新EER综述|提升锂/钠离子电池 ...

2023年9月6日 · 碳基材料有望成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尽管目前其较差的倍率性能和较慢的离子传输动力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面临较低的首次库仑效率(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简称ICE)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们的商业化进程。

碳化温度对软碳负极储锂动力学的影响

2022年11月6日 · 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的提高,软碳会出现三个结构占优阶段 (无定形结构、乱层结构、石墨化结构),并对其电化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其中,在无定形结构占优区域,软碳孔隙发达,储锂动力学较快,但容量较小 (195 mAh/g),库仑效率较低 (<60%);在石墨化结构占优区域,软碳库仑效率较高 (80%),但动力学缓慢;而在乱层结构占优阶段,软碳可获得最高佳的微

碳化分解法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研究

其原因为: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二氧化碳与碳酸锂的反应越充分,可以将更多的碳酸锂转化为碳酸氢锂。 但是,随着碳化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收率的增长趋势逐渐变缓。

废旧隔膜衍生碳负极的电化学储锂性能

2020年6月11日 · 摘要:以废隔膜为前体ꎬ通过一步热解碳化制备碳负极材料ꎬ考察了温度和时间对碳化产物的影响ꎬ并研究了碳负极 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ꎮ结果表明ꎬ废隔膜的最高佳碳化温度为420℃ꎬ碳化时间为120minꎻ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碳化过程中"跑料"现象如何避免?预碳化 ...

2022年8月17日 ·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预碳化方法,通过将平均粒径为10.1-28.6um的负极原料生焦在回转窑中加热至900-1200℃进行预碳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的时间为45-120分钟。 采用回转窑进行负极材料预碳化,所用的回转窑为连续转动设备,原料平均粒径为微米级,窑内粉料极易扬尘,如不采取除尘措施将会降低产品的收率,且粉料与挥发分气体接触后容易堵塞设备和管路。 同

酚醛树脂碳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 (I)——树脂碳化 ...

测试分析了碳化处理条件对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酚醛树脂620℃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已开始出现微弱的(100)晶面衍射峰,表明已产生了一些石墨微晶,但1 000℃处理的酚醛树脂碳化产物石墨化程度还较低,仍属于无定形碳范围.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