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 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团队报道了化学和场效应钝化配体的 酰胺化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4年11月22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表面钝化推动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功率转换效率(PCE)的快速提高。
4 天之前 · 利用2D/3D堆叠异质结构的表面钝化已广泛用于提高正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然而,2D钙钛矿无序的量子阱宽度分布导致能量景观不均匀和晶体不稳定,限制了正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2024年12月19日天津大学胡文平&新加坡国立大学侯毅于JACS刊发配体介导的表面反应实现高效
2024年11月7日 · 此外,钙钛矿电池相对晶硅电池具备高弱光效应,钙钛矿 材料在阴雨天气和日出日落等弱光环境均能工作。 理想的数据很丰满,但是,要真正实现钙钛矿电池商业化,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李永舫在接受中国工业
2024年10月29日 · 表面钝化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光伏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钝化剂溶剂是影响钝化效果的一个不可避免但容易被忽视的因素。综合考虑溶剂的溶解度和钙钛矿的选择性溶解,华北电力大学李美成等人提出了一种通用的三元表面钝化剂溶剂体系,使钝化效果最高大化。
2022年1月12日 · 近日,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物质创制与能量转换科学研究中心酒同钢教授研究组在碘化铅甲脒( FAPbI 3 )钙钛矿电池表面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Growth of 2D Passivation Layer in FAPbI 3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or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Today》上,山东
他们针对钙钛矿器件中铵盐钝化配体容易去质子化的问题,开发了一种针对场效应和化学钝化的脒基配体库,其N-H键由于共振效应得到增强,能够抵抗钝化配体去质子化,从而提高钙钛矿表面钝化层的热稳定性。
2024年11月22日 · 美国西北大学Edward H. Sargent团队报道了化学和场效应钝化配体的 酰胺化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4年11月22日出版的国际学术
5 天之前 · 新加坡国立大学Yi Hou团队报道了在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实现纯二维相钝化的配体介导表面反应。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12月19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水平
2018年2月1日 · 近年来,基于无机-有机杂化钙钛矿结构材料的光伏器件一直是能量转换研究领域中最高亮的亮点之一。然而,由于它们的固有特性和所制造装置的结构,在每个功能层之间的界面和钙钛矿的晶界处存在许多缺陷陷阱态或载流子传输势垒。这些缺陷在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中引起不希望的现象,例如滞后
2022年12月2日 ·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希友教授和张腾副教授等人在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发表综述论文,总结了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在钙钛矿界面钝化中的主要突
2019年5月30日 · 本文总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稳定因素,归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钝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二维钙钛矿材料发展的巨大潜力以及寻找合适钝化剂分子的原则,期望能
2024年10月11日 · 光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中科院游经碧:二元协同钝化策略助力钙钛矿电池效率突破26%》,该方案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中光电效应 检测,参考标准--,《中科院游经碧:二元协同钝化策略助力钙钛矿电池效率突
2024年11月22日 · 脒基钝化层稳定性更强:通过将配体溶液旋涂到钙钛矿薄膜表面制备样品,经加速老化(85°C、1 倍太阳光照射、50% RH 的空气中暴露 2 小时)后,X 射线光电子能
2022年8月30日 · 在这些作用下,光生载流子在钙钛矿薄膜 / 电子传输层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得以抑制。进一步分析发现,PL-A 的钾离子能够扩散进入钙钛矿薄膜中,形成梯度掺杂(图 2a-f ),从而优化界面处钙钛矿一侧的能级结构(图 2g-h ),促进载流子在
2024年12月10日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的步伐,在 单结电池 中实现超过26%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在钙钛矿-硅 ... 随着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等有机物的发展,SAM-金属氧化物的双层结构因其优秀的钙钛矿钝化效应和空穴传输性能,而被视为
2024年11月23日 · 钙钛矿/电子传输层(ETL)界面处的非辐射复合引起的准费米能级分裂(QFLS)损失会导致严重的开路电压损失(VOC),从而降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效率(PCE),然而,这类研究在反式锡铅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受到的关注有限。
2020年10月26日 · 由于功率转换效率的急剧提高,有机油卤化物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已成为可再生设备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 然而,钙钛矿活性层和载流子传输层之间异质界面处的
2022年12月2日 · 1、首先,介绍了钙钛矿膜中不同类型的缺陷状态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2、其次,将表面钝化分子分为四类,重点研究了表面钝化分子官能团与钙钛矿膜选择性缺陷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3、最高后,展望了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钝化分子设计的前景和挑战。
2023年10月3日 · 使用二维钙钛矿进行表面钝化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稳定性和性能的有效策略。以苯乙基铵(PEA +)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各种大型有机阳离子已被成功实现。然而,缺乏对大量阳离子的系统研究来了解取代基位置对二维钙钛矿钝化和器件性能的影响。
2024年11月22日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过去发展迅速,表面钝化技术推动其功率转换 效率(PCE)大幅提升,但现有技术依赖的铵配体在光照和热应力下易发生去质子化。 铵配体去质子化会导致钝化效果丧失,在器件运行过程中于钙钛矿薄膜表面产生空位
2019年5月30日 · 由于钙钛矿表面和晶界的缺陷种类复杂多样,钝化机制也比较复杂,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要想获得更快的发展,需要对钙钛矿材料的钝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缺陷种类进行分类,针对性探究最高佳的钝化策略,例如针对金属阳离子配位不足造成的缺陷寻找更优秀的
2018年6月19日 · 此外,光致离子迁移也会导致钙钛矿材料的带隙不稳定。近日,英国剑桥大学 的 Samuel D. Stranks 博士等人找到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卤化物钙钛矿的性能。他们通过对 钙钛矿表面及晶界的钾离子钝化,显著降低了钙钛矿薄膜及界面的非辐射损失及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