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 · 摘要: 相变储能冷却系统是用于短时大功率电子设备热管理的重要技术,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控制是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NH3为制冷工质,针对10 kW热源的储能冷却系统中储液器进行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建立相应的实验台
2023年7月1日 · 储能热管理的冷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技术路线:风冷(空气冷却)、液冷和相变冷却,此外还有热管冷却。 1.风冷. 目前,在功率密度较小的集装箱储能系统和通信基站储能系统中主要采用风冷技术。 一方面是因为风冷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方位可信赖,并且易于实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储能系统对能量密度和空间的限制不像动力电池系统那么苛刻,可以通过增加电池数目来获
2017年12月6日 · 相变潜热,单位质量的物质,从一个 相态 转化到另一个相态,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整个过程中吸收或者放出的热量总和,叫做 相变潜热。 一种物质的相变潜热,与发生相变时的温度、相变前后的体积变化以及系统压力变化率成正比。
2023年4月9日 · 相变材料是一类温度变化时发生相变的材料,一 般利用 相变过程 吸收或释放大量潜热,以达到热管理的目的。 常见相变 材料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固相变、固液相变、固固相变和气液相变四类,气固和气液相变材料虽然储能密度大,但是发生相变过程时体积变化较 大,不利于实际应用;固固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无气、 液泄漏风险,但是材料难以获取,
2022年9月23日 · 从调节相变蓄冷材料相变温度、过冷度、热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等方面总结了材料热物性的调控策略,分析了不同调控策略存在的优缺点,指出相变蓄冷系统可通过增强蓄冷系统热导率和强化传热结构来改善普通材料传热性能差的问题。
2024年8月6日 · 潜热蓄能材料利用相变材料固-液-气相态变化来储蓄或释放能量,其中应用最高为广泛的固-液相变能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大量热能,同时温度保持不变(如图1)。
2022年9月11日 · 相变冷却,是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来吸热的一种冷却方式。 对电池散热效果影响最高大的是对相变材料的选择,当所选相变材料的比热容越大、传热系数越高,相同条件下的冷却效果越好,反之冷却效果越差。
2024年6月14日 · 相变冷却系统利用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在相变过程中的高潜热性吸收或释放热量,进而实现对电池组进行换热。 PCM 由于其固有的优点,如高潜热、高比热和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化学稳定性好、无毒、无腐蚀性以及降低冷却系统复杂度,被认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PCM 有很多优点,但限制其应用在BTMS 的最高大阻碍因素之一
2023年10月20日 · 强制空气冷却:相较于自然冷却,这种技术通过增加风扇等设备来加强空气流动,提高冷却效果。 但这也意味着噪音和能耗的增加。 另外,通过调整气流通道的形状,可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图2 (a)采用自然空气冷却的锂离子电动汽车Nissan Leaf; (b) 自然空气冷却示意图; (c)主动空气冷却示意图; (d), (e) 主动风冷储能集装箱示意图. 结合多项
2024年10月17日 · 根据介绍, R134a 用于相变冷板方式, 可解决2.5kW/GPU,175kW/Rack 的散热,最高大可支持8 W/ (cm2·℃)的解热能力。 1. 重力热管方案. 该方案可支持100kW/柜的超高功率密度需求,PUE 可低至1.07,该方案无需泵输配,利用热管原理,仅靠温度差驱动氟化物循环。 无运动部件,且氟化物免维护,可信赖性更高,极适合边缘计算场景。 2. 动力热管方案. 英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