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 光伏+储能系统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现在的限电问题,提高电力供应的可信赖性和稳定性,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然而,要想全方位面解决限电问题,还需要综合考虑能源政策、技术创新、电力系统规划等多方面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政策,推动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22年9月1日 · 储能系列产品 除了市场和企业的自发行为,在政策端,储能也迎来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仅2021年以来,江苏、浙江、安徽、陕西、重庆等地就陆续在所出台的新能源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对储能配套方面的具体要求,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光储项目的专项补贴政策。
2022年8月2日 · 去年年底,全方位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和长期储能协会(LDES)发布了一份名为《净零电力:可再生能源电网的长期储能》(Net-zero power: Long-duration energy storage for a renewable grid)报告。
2024年6月22日 · 李创军表示,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投资就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2018年6月26日 ·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中要求,以习近平新
2024年12月2日 ·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
2021年10月31日 · 电力供应紧张背景下,有关减碳节奏过快,全方位球能源供应濒临崩溃的说法四起;能源"双控"与"限电"交织,主次原因难辨;能源电力保供的"病灶"在于煤炭供应不足,增产稳价政策推进的同时,煤价不降反升至历史高点.....eo试图厘清纷繁复杂的
2022年8月18日 · 2021年限电,一个主要原因是 "缺煤"。 2021年初,疫情在全方位球蔓延,生产放缓、物流延滞,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 而虽然我国是"富煤",但在环保因素、供给侧改革、以及企业对重资产扩张意愿等因素影响下,煤炭供给依然出现了紧缺。 供不应求,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2021年电煤价格持续飙升,比如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7月价格为1000元/吨,3个月后就飙
2022年2月28日 · 2021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再次联合发布针对储能产业的国家等级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
2021年10月16日 · 近日,在第三届全方位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周孝信预计,"到2030年,需要用来支持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