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 本文搭建了太阳能-地埋管土壤蓄 热系统的试验台,对系统运行期间的日蓄热量、集热器效率和土壤温度场的变化等做了分析。 实验结 果表明,土壤蓄热量和地埋管进口水温的变化趋势非常一致;随着蓄热时间的增加日蓄热量逐渐减小; 真空管太阳集热器11 月份的平均集热效率为46.52%。 关键词:太阳能;日蓄热量;集热效率 0 引言 世界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占
2024年6月23日 · 双独立回路埋管换热器(TICBHE)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部分原因是它可以降低循环流体回路的系统复杂性并提高传统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SGSHP)的系统性能系统。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管群之间的热干扰性.当埋管间距越小时,埋管间产生热干扰作用所用的时间越短,并且在井群中不同相对位置的井(角井,边井,中心井)换热量也不同;接着分析了取热结束时埋管间距与总取热量的关系,得到该运行情况下较合适的埋管间距.又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Solar-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GSHP)因其利用太阳辐射热和可再生的浅层土壤热,被认为是21世纪一项最高具有发展前途的、具有节能和环保意义的制冷空调技术。该系统是以太阳能作为主要热源的热泵系统。
模型研究及实测数据表明:基于地埋管的太阳能季节性蓄热系统的地下温度要高于传统地源热泵的温度,模拟数据的温度高出0.55℃,实际工程测试数据的温度高出1℃,说明在传统的地埋管耦合热泵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太阳能热的回灌之后土壤温度有明显的升高。
2024年7月18日 · 本文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可全方位年进行蓄热的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提出了独立双埋管土壤蓄热器模拟计算方法,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
2020年12月22日 · 认为太阳能地埋管跨季节储热通过跨季节储热对太阳能进行整合,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是一条具有规模化推广前景的技术路线。 以下整理自郭放博士的报告内容,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2024年12月14日 · 摘要: 提出在水平埋管和地表中间敷设热绝缘层,用于降低地源热泵系统处理防护工程余热过程中的红外暴露风险。 首先,综合考虑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对流传热、蒸发潜热以及埋管散热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构建水平螺旋埋管绝缘层模型;然后,求得典型工况下有无绝缘层的地表温度分布,分析敷设绝缘层带来的红外伪装效果;最高后,探究敷设热绝缘层对系统热性能的附带
2024年6月20日 · 基于此,本文提出太阳能-埋管换热器增温填埋垃圾技术,建立垃圾填埋 体及其周边区域的3D 物理模型,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垃圾填埋体 内部的增温效果和传热性能进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相互 对比验证。 期望研究结果为太阳能增温填埋垃圾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太阳能-埋管换热器增温垃圾填埋体的数值模拟计 算 1.1 垃圾填
地下埋管换热器作为太阳能一地源热泵的主要热源采掘装置之一,其传热特性对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分析了土壤热物性参数及其测定方法,建立了动态模拟用二区域U型埋管传热解析解模型,并用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