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 · 传统锂电池技术接近瓶颈 创新思路催生新型电池-消费电子、汽车和电网存储是目前电池主要应用的三个行业。我把这三个行业称为人们与电池连接的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对电池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所使用的电池也可能(有时)大不相同。
2023年5月6日 ·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努力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量体积容量比)、价值、安全方位性、环境影响以及试用寿命,并在设计全方位新的类型的电池。但帕瑟里尼表示,现在传统锂电池技术已接近瓶颈,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有限。
11月9日,在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孙世刚表示,我国锂电产业现有的发展面临着资源、能量、安全方位、使用环境等四方面重大挑战。首先是资源的消耗。
2024年11月1日 · 马赫动力已经全方位面迈向新能源领域,在下一代产品中聚焦高电压高转速电驱动系统,6C快充、固态电池、新材料体系电池等技术领域突破,以及兼顾共享换电和多维度充电两大补能手段,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
2024年3月22日 · 随着新能源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旺盛,锂金属作为新一代阳极材料,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等优点,备受关注。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 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500Wh/kg的远景目标,而硅负极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 mAh/g)和较低的电化学嵌锂电位以及快充性能,被行业和社会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新能源汽车涵盖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这四大类型。
2023年4月3日 · 电动知家消息,4月2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表示,现有锂离子电池面临着四个重大挑战:一、锂等资源严重限制其规模储能应用。 目前,我国70%的锂依赖进口,亟需发展新的材料体系;二、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锂离子电池远不能满足发展重大需求,限制了多场景应用;三、安全方位事故频发,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约3000
2022年5月26日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姚宏斌、倪勇教授团队合作,以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之间的矛盾为目标,提出并制备出一种新型双梯度石墨负极材料,实现锂离子电池在6分钟内充电60%。
2023年6月19日 · "目前能量密度的提升,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最高大瓶颈,面临着诸多全方位球级难题。 "宁德时代首席职位科学家吴凯说,电池厂家可通过增大电池尺寸来达到电量扩容的效果,但电芯"变胖"或者"长个儿"只治标,并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