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8日 · 决定修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准入管理规定》附件文件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序号 准入审查要求 一 生产能力 1*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方位所必需的生产设备设施。应具备专用充电设备,数量应能确保产品充电需要。
2022年3月25日 · 背 景 动力 电池回收 成为"十四五"11个重点工程之一 2022年1月18日,锂电编码标准和锂电溯源体系研讨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 杨旭东 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及宁德时代、荣
第一名条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方位过程进行
2018年7月2日 · 为贯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 2016 〕 99 号)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 2018 〕 43 号)要求,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自 201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现予
2018年8月2日 · 第一名条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方位过程进行信息
11 小时之前 · 4.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企业应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建立溯源系统,具备信息化溯源能力并开展溯源工作,将相关溯源信息及时精确地上传至
这些问题使新能源电池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现状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有关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 第一名个阶段是在2016年,在这个时期,废品回收利用的大多数
13 小时之前 · 1.应核实废旧动力电池来源,将相关溯源信息及时精确地上传至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确保用于梯次利用的
第一名条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 2018 〕 43 号)要求,建立 "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 (以下简称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方位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
2018年7月4日 · 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管理规定》")。公告显示,《动力电池管理规定》将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nbs
13 小时之前 · 4.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企业应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建立溯源系统,具备信息化溯源能力并开展溯源工作,将相关溯源信息及时精确地上传至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
2021年8月19日 · 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障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的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
2018年7月4日 · 7月3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信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戳此查看《规定》详细内容),自2018
2024年8月15日 · 8月14日,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对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厂区条件、设施设备、技术工艺、溯源能力、资源利用、能源消耗、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提出要求。
2024-12-23 · 4.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综合利用的企业应按照新能 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建立溯源系统,具备信息 ... 标准规定,并按照有关要求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自动 监测。4.噪声应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024年11月20日 · 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调研新能源火灾等安全方位事故,结合产业技术水平和实际需求,加快动力电池安全方位要求、传导充电安全方位要求等标准制修订,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方位水平;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认证体系,及时将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消防安全方位相关
2023年12月15日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是为了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办法。2023
2024年3月8日 · 动力锂离子电池因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而成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领域。 在发展初期,已陆续完善了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和相关溯源研究,包括行业规范、回收网点、溯源管理等政策,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
2024年6月19日 · (四)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安全方位应符合有关强制性标准和 强制性认证要求。鼓励企业制定和执行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 的产品技术标准或规范。强制性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 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方位技术规范》(GB31241)、《电动汽车
2024年8月14日 · 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有关要求建立溯源系统,具备信息 化溯源能力并开展溯源工作,将溯源信息及时精确地上传至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
2024年8月5日 · 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能源电池信息追踪溯源平台",对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方位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为更好对接该平台,规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物流追溯信息管理,特制订
2018年7月9日 · 第1条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以
2018年2月26日 ·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机构、电池租赁等运营企业应在动力蓄电池维修、拆卸和更换时核实新能源汽车所有人信息,按照维修手册及贮存等技术信息要求对动力蓄电池进行维修
2024年8月14日 · 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能源电池信息追踪溯源平台",对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方位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 为更好对接该平台,规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物流追溯信息管理,特制订
4.2.3 电池类型代码 以电池正极材料类别代表电池类型,电池类型代码由一位英文大写字母表示,见表1,对于多组分混合材料体系,采用含量最高大的材料组分编写代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含量的材料组分,以安全方位性较差的材料组分编写。 表1 电池类型代码
2018年7月3日 · 为贯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 2016 〕 99 号)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 2018 〕 43 号)要求,推进动力
2021年8月19日 · 第十二条 梯次利用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溯源管理规定,建立溯源管理体系,进行厂商代码申请和编码规则备案,向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上传梯次产品、废旧动力蓄电池等相关溯源信息,确保溯源信息上传及时、真实、精确。
2024年11月13日 · 近日,全方位球电池联盟发布了2024年电池护照试点项目结果。10张电池护照试点项目中,中国电池企业参与的数量就有8张。业内认为,电池护照的推出将让新能源车消费者更直观透明地溯源电池生产信息,同时也是我国电池企业为满足出海合规要求,选择主动披露信息、参与全方位球标准制定过程。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8年第35号 为贯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号)要求,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