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按照行业常规标准,一个100~200MWh的大型储能电站,一年收益大约在2000万元,6~7年回本。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的小型储能电站能在5-7年回本,而回本周期在8年以上的地区被视为不具有投资价值。
2024年10月18日 · 自2017年起,比亚迪开始独立运营电池业务,并签约了多个国家等级大型储能项目,如巴西、墨西哥等地。 公司于2020年退出刀片电池,将重点放在储能电池等领域。 在市场份额和研发实力方面,比亚迪处于行业第一名梯队,尽管与宁德时代相比略有差距,但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截至2022年,比亚迪的市场占比为9.7%。
2023年1月9日 · 2021 年中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储能PCS 提供商依次为:上能电气、科华数据、索英电气、南瑞继保、阳光电源、盛弘股份、华自科技、智光储能、汇川技术和许继电气。
2022年12月9日 · 公司储能业务主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储能电池技术路线,22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出货约1.5GWh,其中三季度出货约1.5GWh,同比实现翻倍增长。
2023年8月9日 · 派能科技是专注储能领域的上市公司,其储能业务占比超过90%;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锂电池领域全方位球化布局较早,储能产品已成功打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2024年2月20日 · 依托强大的内需市场及完整产业链、供应链支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跑出"加速度",在全方位球形成了制造优势、产能优势、创新优势、人才有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也孕育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中电科蓝天、华为、派能科技、科华数能、欣旺达、智
2024年3月20日 · 新型储能主要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由于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更加匹配,优势逐渐凸显。
2024年5月3日 · 据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统计, 2023年122家储能企业营收合计31616.763亿元,排名前十的企业,营收全方位部在500亿元之上,依次分别为, 比亚迪 、 宁德时代 、 紫金矿业 、 洛阳钼业 、 上海电气 、 天合光能 、 阳光电源 、 华友钴业 、 正泰电器 、 均胜电子。 10家企业合计营收19626.3亿元,占总营收的62.07%。 从增长幅度来看, 有72家储能企业实现了正向增
2024年1月5日 · 由大连融科提供液流储能系统的大连恒流储能电站一期100MW/400MWh项目,是迄今全方位球功率最高大、容量最高大的全方位钒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也是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等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
2024年5月15日 · 储能电池营收前十名: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天能股份、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德赛电池、南都电源、瑞浦兰钧. 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电池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的营收规模最高为可观,宁德时代、比亚迪、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均实现了千亿级别营收。 营收额最高高的是比亚迪,与其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业务高速增长直接相关。 营收增速最高大的企业是上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