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 · 对正常工作条件和热失控情况(高温、过充、短路等)下的产气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建立两种产气演化机制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内部相关性,可以精确确地提出更有效的气体抑制措施。
2021年1月3日 · 本文探讨了干式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气隙电离现象,分析了气隙电离的原因、影响及后果。 作者提出,气隙电离会导致电容器电容量显著下降,而非介质电离击穿。 文章还讨论了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和气隙数量对电离电压的影响,并提出多串联设计可以防止气隙电离,以延长电容器寿命。 王凯平. (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31) 摘要:脉冲
2016年8月1日 · 电容器纸是多孔性的极性有机介质材料,极易吸收潮气。电容器芯子虽浸渍处理,但如果工艺不当或浸渍不纯,或在电场作用下工作相当时间后产生浸渍老化现象,则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将因此降低,损耗也将因此增大。
2023年11月16日 · 尽管采用乙腈基电解质的超级电容器(AN基SC)已被制造商实现了高电压(3.0 V)应用,但高电压下的气体产生是一个关键问题。 此外,3.0 V SC 老化过程中气体产生的确切起源和演化机制仍然缺乏完整的了解。
2021年12月5日 · 铝电解电容器芯包温度过高的根本原因是铝电解电容器流过过高的纹波电流。 过高的纹波电流在铝电解电容器的ESR中产生过度的损耗而产生过度的发热使电解液沸腾产生大量气体,使铝电解电容器内部压力及急剧升高时压力释放装置动作。
2019年5月22日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反应机理的原位表征方法,通过原位全方位反射红外光谱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材料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同时通过原位产气发生装置和气相色谱 (GC)联用实时监测不同电位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从而理解石墨烯基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原理,进而改进和提升其性能,为其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
2023年4月7日 · 电极/电解液界面反应产生的气体是电池内部产气的主要来源。 电池在首周或前几周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电解液界面会形成 SEI 钝化膜。 为了使电芯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等,
1.电容器中的气体的来源 在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过程中,阳极铝箔上的介质氧化膜不可避免地受到损伤,如切边处,刺铆点处氧化膜被直接破坏.而电容器的老练工艺是对被破坏的氧化膜进行修补和再形成的过程,在阳极铝被氧化的同时,阴极不可避免地要放出氢气.其基本
2019年4月30日 · 因此.研 究电容器中气体的来源、气体的析出过程对指导电 容器中气体的吸收,改进电容器老练工艺,提高电 容器质量,延长电容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 。
1984年3月1日 · 在这方面,液体电解电容器显示的最高常见故障原因之一是电解液通过密封件泄漏,甚至内部压力积聚产生的爆炸。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通常将一些称为去极化剂的物质添加到电容器电解液中,目的是吸收阴极释放的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