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致电我们: WhatsApp
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容器负极中的 ...

2024年9月14日 ·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以其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以及优秀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面对的挑战,阐述了锂离子电容器的储能机制。

基于Ti基MXene的储钠负极及其性能调控机制

2023年12月1日 · 为探究MXene材料储钠性能的调控机制,本工作选择Ti基碳化物MXene为目标材料,采用第一名性原理计算预测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组成成分和结构调控对其储钠性能的影响。 组成成分调控包括官能团取代和N对C的置换,结构调控主要是构建Ti3C2T x MXene与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的异质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含氧官能团和异质结构能够扩大MXene材料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研究进展

2023年12月6日 · 摘 要: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在能源领域发展迅速. 硅基负极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被视为是继石墨 之后最高具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但是硅基负极在嵌脱锂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池容量的衰减和库 伦效率的下降,影响了其商业化应用.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储锂机理的研究

2016年4月8日 · 本论文拟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碳材料的储锂机理, 以期总结和发现碳材的嵌锂规律来指导碳负极材料的研究,从而改善和提 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

几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储锂机制与力学行为的原位透射电子 ...

在本论文中,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扫描隧道(TEM-STM)手段,实时、动态、系统的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高容量负极材料,如氧化物(MoO3,Co3O4),层状硫系过渡金属化合物(MoS2),以及单质类Se电极材料在离子嵌脱下的结构演化过程与力学行为变化,并结合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电子发烧友

2024年10月28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负

华南理工袁文辉、张正国、高学农等综述:双离子电池负极 ...

2024年10月7日 · 重点介绍了当前负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先进的技术负极材料和电池系统的优化策略,为商用双离子电池的设计提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内容简介

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容器负

2024年9月14日 ·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衍生多孔碳基材料以其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结构,以及优秀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锂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面对的挑战,阐述了锂

华南理工袁文辉、张正国、高学农等综述:双离子电

2024年10月8日 · 重点介绍了当前负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先进的技术负极材料和电池系统的优化策略,为商用双离子电池的设计提供了 未来的研究方向。 内容简介

CarbonFuture|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的 ...

2024年10月14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 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负极的表界面表征方法与界面调控方法,结合目前国内商品化石墨负极的发展与趋势,深入

几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储锂机制与力学行为的原位透射电子 ...

在本论文中,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扫描隧道(TEM-STM)手段,实时、动态、系统的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高容量负极材料,如氧化物(MoO3,Co3O4),层状硫系过渡金属化合物(MoS2),以及单

华南理工袁文辉、张正国、高学农等综述:双离子电池负极 ...

2024年10月8日 · 重点介绍了当前负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先进的技术负极材料和电池系统的优化策略,为商用双离子电池的设计提供了 未来的研究方向。 内容简介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Fe2O3负极储能机制的研究-学位-万方数据 ...

通过δ-FeOOH和β-Co(OH)2这两种典型的转化赝电容材料并与电池材料Ni(OH)2相比较,②讨论了转化赝电容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储能机制、存在的晶体结构条件、转化反应的能垒及电化学动

基于Ti基MXene的储钠负极及其性能调控机制

2023年12月1日 · 为探究MXene材料储钠性能的调控机制,本工作选择Ti基碳化物MXene为目标材料,采用第一名性原理计算预测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组成成分和结构调控对其储钠

CarbonFuture|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的 ...

2024年10月14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 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研究进展

2023年12月6日 · 摘 要: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在能源领域发展迅速. 硅基负极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被视为是继石墨 之后最高具发展前景的负极材料,但是硅基负极在嵌脱锂过程中会

华南理工袁文辉、张正国、高学农等综述:双离子电

2024年10月7日 · 重点介绍了当前负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先进的技术负极材料和电池系统的优化策略,为商用双离子电池的设计提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内容简介

赝电容超级电容器Fe2O3负极储能机制的研究-学位-万方数据 ...

通过δ-FeOOH和β-Co(OH)2这两种典型的转化赝电容材料并与电池材料Ni(OH)2相比较,②讨论了转化赝电容的电化学行为特征、储能机制、存在的晶体结构条件、转化反应的能垒及电化学动力学特征,提出了转化赝电容的判据。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电子发烧友

2024年10月28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锂机制、炭负极的表界面表征方法与界面调控方法,结合目前国内商品化石墨负极的发展与趋势,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