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 · 从隆基专利中对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提供的三个实施例,我们可以一窥未来叠层电池金属化的技术方案。 在上述三个实施例中,每一个实施例都使用到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P型非晶硅层上制备ITO材质的第一名透明导电层 (也就是异质结电池的背面);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电子传输层上形成ITO材质的第二透明导电层 (也就是钙钛矿电池的正面);以及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第
以高效异质结电池为出发点,阐述了异质结电池技术发展现状,介绍了丝网印刷技术、电镀技术、喷墨打印技术三种不同的电池金属化技术,分析了不同方法在异质结电极制备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未来低成本、高效率异质结电池电极金属化技术进行了展望。
2024年12月10日 · 专家认为异质结电池大规模生产必须要进一步降低成本,目前厂商使用银包铜、铸锭单晶等方法来降低异质结电池的生产成本。 比如,宝峰使用铸锭单晶技术来降低异质结电池生产成本,赛维600兆瓦异质结电池生产线尚未建成就宣传其会使用铸锭单晶方法。
2022年8月30日 · 金属化对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和长期可信赖性至关重要。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金属化方法的发展现状。 对于传统的丝网印刷技术,为了避免非晶硅层的钝化性能下降,需要低温固化(<250℃)的浆料和工艺。
2021年8月7日 · 当前阶段下,异质结电池的 初始投资明显高于 PERC 和 TOPCon,并且不能利用已有的 PERC 产线。同时,异质结电池只能使用低温银浆做电极,这就导致了异质结电池的单瓦成本远高于 PERC 电池,限制了异质结电池的产业推广速度。
2023年10月21日 · 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先进的技术技术有异质结太阳能电池(HJT)、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金属穿透(MWT)技术、全方位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IBC)技术、湿法黑硅(MCCE)技术、背面钝化(PERC)技术等。
2021年9月9日 · 根据光伏前沿数据,目前采用 MBB 技术的异质结电池成本预计在 1.79 元/瓦,采用 SWCT 技术的异质结电池成本预计在 1.69 元/瓦,接近 PERC 电池的 1.66 元/瓦。
2020年11月9日 · 异质结电池最高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1990年研发成功,并被注册为商标,后续进入异质结领域的企业为了避免专利纠纷而纷纷采用了不同的称谓,比如HJT/ SHJ/ HDT等,虽然英文名称和缩写略有差异,但是其含义都代表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
2024年10月29日 · 中国异质结电池行业的产业链结构主要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异质结电池生产,以及下游的光伏组件制造和应用。 在上游,原材料包括N型单晶硅片、低温银浆、ITO(氧化铟锡)靶材等,这些是生产异质结电池的关键材料。
2023年8月8日 · HJT电池工艺主要包括4个环节:制绒、非晶硅沉积、TCO沉积、丝网印刷;远少于PERC(10个)和TOPCON(12-13个)。 其中,非晶硅沉积主要使用PECVD方法。 TCO薄膜沉积目前有两种方法:RPD(反应等离子体沉积)和PVD(物理化学气象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