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 · 随着液冷技术的普及,新国标提出液冷管路耐压要求,电池模块液冷管路内压强达到最高大工作压强的1.2倍时静置1min,管路不应破裂,且气压降应不大于最高大工作压强的0.1%。
2024年2月24日 · 2023年12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最高新的国家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2023),将代替现行标准《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2018),并于2024年7月1日起执行。
2024年2月4日 · 随着液冷技术的普及,新国标提出液冷管路耐压要求,电池模块液冷管路内压强达到最高大工作压强的1.2倍时静置1min,管路不应破裂,且气压降应不大于最高大工作压强的0.1%。
Ø CFD温度仿真冷却入水口温度20℃,电池包0.5C持续充放,流量5L/min。 1. 电池热管理技术介绍2. 亿纬液冷技术介绍. 3. 液冷仿真效果展示. u初始温度30℃,0.5C充电结束时表面最高高温度约32℃。 p 铝排监测点最高高温度32℃,温差2.8℃。 u初始温度40℃,0.5C充电结束时表面最高高温度约34.6℃。 p 充电过程中铝排监测点最高高温度41℃,最高大温差3.6℃。 1. 电池热管理技术介
2024年9月21日 · 磷酸铁锂电池组目前主流的冷却方案为底部冷却和侧面冷却,在0.5 C的平均充电倍率下对电池组进行液冷冷却仿真(冷却液的基准流量为10 L/min,对应的入口处冷却液流速为0.1 m/s),在调峰工况下液冷仿真的温度分布如图5(a)、5(b)所示,为便于下面对比
2024年9月18日 · 删除了在DL/T2528-2022电力储能基本术语中已经定义的"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 簇""电池管理系统""标称电压""额定充电能量""额定放电能量""初始 充电能量""初始放电能量""质量能量密度""体积能量密度""能量保持率"
2024年1月18日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12月28日发布的新版GB/T36276-2023《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代替了GB/T36276-2018版本的旧国标,且新版本标准将于2024年7月1日实施。
2024年9月12日 · 下电液冷系统前,确保所有储能锂电池无充放电运行或过热状态; 保存和记录好运行数据,停止液冷系统所有业务和程序; 断开供电系统开关;
2022年11月5日 · 通过研究和实验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充电效果,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制定具体的充电方案,可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系统在冬季低温下的充电问题。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sales of electric vehicles have repeatedly hit new highs. How to charge electric vehicles efficiently and economically at low temperatures in winter is still
2024年9月29日 · 电芯对温度比较敏感,最高佳的工作温度一般为15~35℃,温度的变化使得锂电池可用容量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具体参考程度为:-10℃时可用容量为70%,0℃时可用容量为85%,25℃时可用容量为100%。 以上三种主要冷却方式中,自然冷却方式因散热慢,效率低,且对电芯温度难以控制,不满足当前由大容量电芯组成的储能系统的散热要求,因此当前储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