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 01 科学家研制出全方位球第一个无阳极钠固态电池,有望彻底改变电池行业格局。 02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和创新的集电器设计,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快速充电能力。 03 由于钠元素资源丰富且开采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无阳极钠固态电池成为未来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04 尽管目前无阳极钠固态电池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其巨大
2024年7月31日 ·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的成功研发,标志着电池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项创新不仅克服了传统电池设计的诸多限制,还充分利用了钠元素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环保、高效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2 天之前 · 张耘|无阳极电池,钠固态电池,清洁能源|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与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发出了全方位球首款无阳极钠固态电池。这项革命性技术以钠代替锂,结合无阳极和固态设计,在提升电池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和环境影响,为电动汽车和电网存储提供了更具可持续性
2024年8月18日 · 孟颖团队研发出全方位球第一个无负极钠固态电池,该技术处于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中游环节。 从代表性企业/机构分布情况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代表性企业/机构较多,其中北京拥有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化学所、匠心、国联动力等科研实力强大的企业/机构。 2021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通过对子公司增资、非公开筹资等方式进行固态电
2024年12月17日 · 钠离子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革命性的技术,主要的区别包括将正极材料替换为钠离子体系,负极材料替换为硬碳或软碳,集流体铜箔替换为铝箔,但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是依靠Na+在正、负极材料之间嵌入、脱出实现电荷转移,也可以称之为
2024年7月10日 · 美国科学家最高新研制出全方位球第一个无阳极钠固态电池。 这一成果有助开发出廉价且能快速充电的大容量电池,以用于电动汽车和电网。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高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
2023年12月27日 · 10月,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发文称,崔光磊研究员带领的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成功研制出了固态钠离子电池,其电芯能量密度超140 Wh/kg,已实现
2024年2月21日 · 固态电解质离子输运机制、锂金属负极锂枝晶生长机制、多场耦合体系失控失效机制为固态电池发展面临的三大核心科学问题,解决三大科学问题是创制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优化固态电池物理化学性能、推动固态电池发展的必经之路。 固态电池电解质综合性能难以平衡。
2024年8月21日 · 在无阳极钠固态电池中,研究团队选择使用固态电解质而非传统的液体电解质。 这一选择不仅解决了无阳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还带来了一系列额外
2024年8月29日 · 无阳极钠固态电池的成功研发,标志着电池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项创新不仅克服了传统电池设计的诸多限制,还充分利用了钠元素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经济、环保、高效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