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 · 类似地,双极膜(BPM)也可以代替的夹层室,用于分离Zn电解质的碱性电解质和酸性电解质,提供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图8b)。与具有可渗透隔膜的传统电池相比,这种设计提高了AZIB的热力学稳定性,减轻了寄生响应,并拓宽了电解质工作窗口。
2023年10月11日 · 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及材料简介,氢燃料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包括: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简称PEM)、双极板(Bipolar Plate)和燃料电池电堆(Fuel Cell Stack)。
6 天之前 · 全方位氟磺酸离子交换膜由碳氟主链和带有磺酸基团的醚支链构成,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是目前应用最高广的燃料电池膜材料。 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高广泛的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 Nafion 系列全方位氟磺酸质子交换膜 。
2022年4月17日 · 氢能需求结构即将迎来调整:根据 IEA 的预测,燃料电池、能源发电和合成燃料的需求 将成为未来氢能应用的重要领域,这些改变正将氢气从一个
2023年5月17日 · 5月16日,全方位球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贝特瑞(835185)在深圳2023CIBF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探钠350及钠电正极材料贝钠-O3B。 钠电产业化元年,贝特瑞"探钠350"硬炭材料领先发力贝特瑞中央研究院李子坤博士在发布会上介绍,"探钠350"材料
4 天之前 · 双极板作为其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功能是: ①串联相邻单电池的正负极, ②导通内电路, ③阻隔两侧 电解液, ④支撑正负电极。 双极板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
氢燃料电池是实现氢能转换为电能利用的关键载体,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提出后,获得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层面新的高度关注。 本文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体系,较为全方位面地分析了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等膜电极组件,双极板,系统部件,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结合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国产化率、系统寿命、功率密度、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2022年11月4日 · 政策正式落地将加速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产销,根据《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1-2035)》,到 2025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 5 万辆,对应 2025 年销 量 2 万辆左右。 规模化、国产化推动下,燃料电池成本有望快速下降,据我们保守测 算,到 203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全方位生命周期成本将实现与柴油重卡平价,经济性优 势驱动下,氢燃料电池车将持续放
2021年12月5日 · 中国工程院欧阳晓平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1年第4期发表《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分析了国内外氢燃料电池技术关键材料、核心组件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凝练了我国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面临的问题,梳理了未来相关技术发展方向并提出保障措施建议,以期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基础性参考。 文章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体
2024年11月5日 · 储能网获悉,位于锦州智谷园区内的恩耐吉年产3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系统生产项目,即将完成一期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