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 研究围绕大尺寸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电子传输层界面优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地引入包含一组含氟胺配体有机分子的定制二维钙钛矿插层,从而改善界面接触,优化电子提取和传输过程,实现了相应尺寸下全方位钙钛...
2024年6月27日 ·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朱瑞教授与合作者在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Unlocking interfaces in photovoltaics "的展望论文(Perspective),总结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界面特性、能量损失来源及钝化策略等,并进一步分析展望了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
因此,本论文聚焦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界面层,围绕着界面材料的设计合成、电荷收集与传输的调控、加工工艺及稳定性等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
2021年10月11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周惠琼课题组与研究员裘晓辉、张勇课题组合作,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层的纳米级表面能分布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5 天之前 · 实验首次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分子可调节的钛氧集群(CTOCs),并将其用作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SCs)的界面层,得到了具有精确确结构控制、良好载流子迁移率和可调功能的集群材料。 2. 实验通过将这些集群应用于钙钛矿和C60电子传输层(ETL
2021年6月25日 ·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其低成本、轻量化和柔性器件的潜力取得了广泛研究。 与各种性能优秀的活性层材料相比,只有少数界面层材料被报道,特别是阴极界面层材料(CIMs)。
2024年6月3日 · 针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未来的发展,论文总结提出了四个主要优化路径:1)消除/修复界面缺陷。 尽管现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对缺陷的了解,但仍需要在更精确细结构的层面上理解缺陷的形成及其对界面电子态的影响,同时也应当兼顾考虑新引入的钝化
2021年9月30日 ·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惠琼研究员课题组与裘晓辉研究员、张勇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层的纳米级表面能分布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1月19日 ·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层最高为电荷抽取和传输的重要功能层,对器件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氧化锌 (ZnO) 由于合适的能级、良好的光透过率和较高的电子迁移率,被广泛用作倒置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传输层。
2023年3月5日 · 作者接着分别讨论了单结 OSC 中的阳极界面层 (AIL)、阴极界面层 (CIL) 和串联器件的互连层 (ICL),并分析了与界面工程相关的器件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