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致电我们: WhatsApp
储能钠硫电池的工程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1年10月3日 · 钠硫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技术,已在全方位球储能市场拥有GW·h级的装机容量,然而其安全方位问题一直倍受关注,成为制约其产业大规模发展的一大要素。本文首先介绍储能钠硫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工程化发展现

有机物衍生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2020年9月5日 · 锂硫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青睐。但是,单质硫和硫化锂固有的低电导率以及中间产物多硫化锂易溶于电解液产生"穿梭效应",导致活性材料流失的同时,活性位点也发生严重

作为钠硫电池正极的碳约束NiS2纳米结构中钠离子的储运特性

2019年9月3日 · 同时,活性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彻底面放电到NaS 2 使体积膨胀170%,正极材料结构的破坏使其容量快速衰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将硫与多种导电介质复合以提高钠硫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Park等在硫中加入20%的碳,使初始放电容量-1

碳基集流体材料在钠金属负极中的应用

2022年1月27日 · 三维炭材料以及碳基复合集流体材料。本文也 着重分析碳基材料的微纳结构、表面组份、比表 面积与钠金属负极沉积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未来 合理设计和构筑碳基钠金属负极集流体材料提 供了指导。最高后本文概况了碳基钠金属集流体

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及成本低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备受关注。炭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实用化进程中的关键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低嵌钠平台、易调控且稳定性好等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掺杂原子可改善炭材料的微观与电子结构,是提升储钠性能的有效途径。

基于石墨烯改性的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的研究 ...

摘要: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呈蜂巢晶格排列构成的单层二维材料,具有优秀的电学、力学以及热学性能,是与电化学活性物质复合的理想基体,在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方臻:多孔碳基正极材料的构筑及室温钠 ...

2024年3月5日 · 题目:多孔碳基正极材料的构筑及室温钠硫电池转化动力学研究报告人:方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时间:2024年3月8日(周五)上午10:30地点:公共教学楼东报告厅报告人简介:方臻,博士,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围绕电化学储能材料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微纳结构材料的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最高新EES综述:Li-S电池中有机硫化合物的 ...

2020年2月21日 ·  锂硫电池(Li-S电池)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环境友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体系。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研究者发现硫正极和锂负极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就包括硫正极存在的"穿梭效应"和锂负极出现的锂枝晶,最高终导致电池的容量衰减和库伦效率低。

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4月11日 · 制备及在钠离子负极上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硫掺 杂策略对炭材料结构的调控机理以及对SIBs储 钠性能的作用机制,讨论了硫掺杂炭负极实用化 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 了展望。 2 硫掺杂炭储钠机理 2.1 炭负极材料储钠机制简介 由于炭

一种高硫焦制得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 ...

2023年3月22日 · 12.针对高硫焦难于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问题,本发明创新地将高硫焦和过渡金属盐在含氨气的气氛内进行催化气固转化,进一步配合氨化焙烧温度以及负压煅烧工艺和参数的联合控制,如此能够实现协同,能够有效调控高硫焦中的有害硫的有效转化,并

Adv Energy Mater: 锂硫电池功能性粘结剂综述

2018年11月4日 ·  锂-硫(Li-S)电池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1),且硫含量丰富,价格低廉,被广泛地认为是未来大规模储能领域应用发展的方向。通常,Li-S电池中的正极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集流体,电化学活性硫材料,导电碳添加剂和聚合物粘结

锂硫电池硫_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研究进展_马利华_百度文库

2 结论与展望 目前锂硫电池的硫 / 碳复合材料被认为是锂硫电池正极 材料研究的主流,其复合方法不同,得到的材料性能也有很大 差别,目前使用最高多的是高温热处理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工 艺成熟,制备的材料结合紧密,硫很好地嵌套在碳材料中。

室温钠硫电池硫化钠正极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挑战

2022年9月14日 · 室温钠硫电池硫化钠正极的发展现状与应用挑战室温钠硫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实现

科学网—悉尼科技大学汪国秀教授最高新EER综述|面向可 ...

2023年12月20日 · 可知钠硫及钠硒电池发展迅速以及他们较于现有电池技术的优势。2.2 钠硫/硒电池原理及所面临的挑战 室温钠硫(RT Na-S)电池通常由硫阴极、钠金属阳极和有钠离子导电电解质浸润的隔膜组成。

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硫掺杂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硫掺杂对碳结构的调控机理与改善电池性能的作用机制,最高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

磷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2020年1月2日 · 本文将全方位面综述近年来基于磷和磷化物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最高新进展,涵盖了磷基负极材料储钠机制、合成方法和不同结构设计分析总结,详细阐述了增强磷基材料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的材料复合策略与特殊结构设计,最高后指出了磷基负极材料目前亟待解决的

室温钠硫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挑战

2023年12月5日 · 室温钠硫(RT Na-S)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为硫(S)和钠(Na)元素,S和Na 元素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能量密度高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室温钠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充电电池。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库仑效率低和循

介孔碳/硫复合材料(C x S y )与室温钠硫电池

2013年6月26日 ·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 CMK-3/硫复合材料, 室温, 钠硫电池 Abstract: A series of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 (CMK-3)/sulfur composite (C x S y) with different sulfur contents were synthesized via a melt-diffusion method.XRD, Raman, BET, SEM, and

用于钠离子电池的含硫高水平碳阳极材料的自下而上合成

2020年3月16日 · 结果揭示了含碳材料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这些高水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Na + 离子的存储机理,为它们的实际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查看原文 英文标题摘要

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维普期刊官网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硫掺杂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硫掺杂对碳结构的调控机理与改善电池性能的作用机制,最高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总

西北工业大学徐飞教授课题组:硫掺杂炭 ...

2023年4月13日 · 近年来,硫掺杂炭材料用于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图 1 图片摘要 近期,西北工业大学徐飞教授课题组在《新型炭材料(中英文)》上发表了题为"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该综述首先回顾了碳与硫掺杂炭材料的储钠

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4月11日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硫掺杂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硫掺杂对碳结构的调控机理与改善电池性能的作用机制,最高后针对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

西北工业大学徐飞教授课题组:

2023年4月13日 · 近期,西北工业大学徐飞教授课题组在《新型炭材料(中英文)》上发表了题为"硫掺杂炭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研究进展"的综述文章。 该综述首先回顾了碳与硫掺杂炭材料的储钠机制。

钠离子电池负极用硫掺杂碳材料的研究进展,New Carbon ...

2023年4月21日 · 本综述总结了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用于 SIB 的硫掺杂碳负极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包括储钠机制、制备策略以及硫掺杂改变碳材料结构的方式,以提高其比容量、倍率性能

一种碳包覆铜掺杂硫酸铁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

2023年7月4日 ·  针对目前硫酸铁钠正极材料技术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碳包覆的铜掺杂复合正极材料,该复合正极材料的碳包覆层中含有氮和硫元素,大大提高了碳层的导电性,并且和体相掺杂结合,利用协同作用来提高该材料的体相导电性和界面导电性,进而克服了其整体导电性差的问题,提高了

钠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有哪些区别?

2022年10月20日 · 钠硫电池负极的活性物质是熔融金属钠,正极活性物质是液态硫和多硫化钠熔盐,这些材料 都需要通过复杂的工序来制取,而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则是以钠盐为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价格要更低,生产成本也更低廉。2、工作温度不同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IF=76.7):为人类指明未来锂电池 ...

2022年10月13日 · 有机可充电电池已经成为可持续能源储存的一个有前途的选择,因为它们利用了不含过渡金属的活性材料,即氧化还原活性的有机材料,大多由富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