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天之前 · 提出了锂硫电池中的锂键化学、离子溶剂复合结构概念,并根据高能电池需求,研制出复合金属锂负极、碳硫复合正极等多种高性能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电池器件。
2024年8月31日 · 研究发现,锂键键长大于锂的离子键、键能小于锂的离子键,同时锂键作用双方间电荷转移不显著,有别于离子键的典型特征,而形成锂键使得分子偶极矩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锂键被定义为一种偶极–偶极作用。
2024年9月8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陈翔团队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对电解液中的锂键和锂离子键进行了区分,揭示了锂键由局域电子效应主导而锂离子键由静电作用主导的化学本质。
2020年4月8日 · 锂键类似于氢键,因此有望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和功能。 另外,Li的金属性质和大的原子半径赋予Li键以特殊的特征。 作为该元素最高重要的应用之一,锂电池为探索锂键化学提供了新的机遇。
2020年4月10日 · 深刻理解锂电池中的锂键相关化学对于构建安全方位高比能的新型锂电池体系十分关键。 2015年,Goodenough等以锂键的形式解释了多硫化物和聚合物中的给电子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首次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实验手段确定了锂键的
2020年4月19日 · 首先,锂键的特性要搞清楚,包括与氢键的异同,与锂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区别;其次是对不同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中的锂键的性质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并利用锂键。
2024年8月29日 · 研究发现,锂键键长大于锂的离子键、键能小于锂的离子键,同时锂键作用双方间电荷转移不显著,有别于离子键的典型特征,而形成锂键使得分子偶极矩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锂键被定义为一种偶极–偶极作用。
2024年8月27日 ·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陈翔团队以锂电池电解液为例,系统地研究了锂键的基本化学性质。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核磁共振(NMR)光谱中7Li化学位移的不同变化趋势来区分锂键和锂离子键。 向低场移动表明锂键的电子 局域效应超出了静电相互作用,而静电相互作用主要支配着离子键。 键合和电子结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两种键之间的差异。 这项工作建立了识别
2020年9月14日 · 类似于水溶液中的氢键,张强团队提出锂电池中"锂键"的概念,以理解锂离子与电解液组分及电极材料之间微观相互作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2024年9月14日 · "锂键"具有类似于氢键的一些性质,但锂的金属性和相对较大的原子半径,又使得"锂键"具有自己独特的一些特征。 在氢键的基础上,介绍了"锂键"的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和应用"锂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