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3日 · NEX O 是现代 第二代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对发动机舱盖下的电机 、驱动单元和燃料电池堆进行优化和高度集成,不但让系统体积和重量都有所下降,还把系统效率大幅度提高到了60%,输出功率也从129马力提高到了154马力,提高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加速能力。 现代NEXO与上一代ix35 FCEV技术性能对比
2024年9月3日 · 本技术涉及车载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控制的引射器及冷却系统。背景技术、以电池为能量源的新能源汽车,具有零排放、绿色环保的优点,已成为我国当前发展汽车工业的重要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因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
2024年9月3日 · 法雷奥热管理为电动车的性能做出了优秀的贡献。了解我们的电池冷却系统 ... 这就需要使用浸没式电池冷却方案。浸没式是指电池组 被"浸泡"在非导电液体中,保持电池组的温度均匀。 法雷奥已经与道达尔能源合作,为电
"车用锂离子电池组冷却系统传热仿真分析"出自《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21年第2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冷却系统、CFD、传热仿真分析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2021年9月27日 · 文章浏览阅读1w次,点赞5次,收藏28次。氢燃料电池汽车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控制系统及零部件的开发与测试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驾乘感受及安全方位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1年8月24日 · 本发明涉及储能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高压气体引射的储能电池散热管道。背景技术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逐步完善,储能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大。电池组作为储能设备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储能系统的性能。大容量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一般由成千上万块电池紧密排列组成,电池布置参数在
2019年10月29日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氢引射泵测试系统。背景技术氢燃料电池利用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为汽车提供动力,具有负排放、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氢气
2020年2月25日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引射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背景技术在李冬红等翻译的《pem燃料电池:理论与实践(第2板)》(p216~222)中说明了燃料电池的氢供应系统组成。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通常需要引射器或循环泵来将富余的氢气从压力较低的燃料电池的出口
2024年7月24日 · 液体冷却通过冷却液(如水、乙二醇等)在电池模组内的循环流动,利用其较高的热导率迅速带走电池产生的热量。 根据冷却介质与电池接触方式的不同,液体冷却可分为直
2023年12月7日 · 国内外对液冷式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换热组件的结构设计及布置、热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参数优化。部分学者针对液冷板的不同结构类型对其冷却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通道形状、数量、接触面、内径等因素对削弱电池温升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但都
2021年3月25日 · 1.3 动力电池系统相变冷却式散热系统 1.3.1 相变冷却式散热系统工作原理 图1.13 PCM相变图 相变材料(Phase-Change Material,PCM)是一类特殊的功能性材料,能在恒温或近似恒温的情况下发生相变,同时伴随有较大热量的吸收或释放。
2022年5月23日 · 离子电池组的三维瞬态传热模型,研究了入口速度、 放电率和电池布置结构对冷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 果表明,电池在0.5C的放电速率下,自然对流模式
2019年4月24日 · 一种基于引射器的氢燃料电池冷起动及应急启动装置专利检索,一种基于引射器的氢燃料电池冷起动及应急启动装置属于··特别是在起动或关闭期间的设备或装置去极化或活化处理例如洗涤有缺陷的燃料电池短路的装置专利检索,找专利汇即可免费查询专利,··特别是在起动或关闭期间的设备或
液冷式主动冷却方式的优点在于冷却效果好,可以将电池组的温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从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而空冷式主动冷却方式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 无论是液冷式还是空冷式主动冷却方式,都需要配合电池管理系统(BMS)来
2020年2月25日 ·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引射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背景技术在李冬红等翻译的《pem燃料电池:理论与实践(第2板)》(p216~222)中说明了燃料电池的氢供应系统组成。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通常需要引射器或循环泵来将富余的氢气从压力较低的燃料电池的出口
2021年9月7日 · 浸入式冷却 技术大幅缩短电动车电池充电时间 电池因而可以采用更紧凑的设计,在降低电动车价格的同时提高资源效率 ... 这家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推出了浸入式冷却技术,利用一种不导电的冷却液在电池组
2024年5月30日 · 本文基于电动汽车电池组直冷系统,利用 GT - SUITE 平台搭建系统模型,研究对比单/双热力膨胀阀两 种方案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功耗的影响以及制冷效能 的影响。
2021年9月7日 · 为此,这家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推出了浸入式冷却技术,利用一种不导电的冷却液在电池组周围的循环流动,使充电中的电池热量得到均匀分散,同时大
2024年4月1日 · 赖艳红,罗立晟,陈镜如等.刀片电池直冷冷却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制冷技术,2023,43(02):72-77. 摘 要 针对比亚迪汉 EV 车型纯电动汽车的刀片电池设计了一种直冷式电池热管理系统,计算了刀片电池热负荷参数,以制定热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其可行
"基于浸没式液冷冷却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数值计算研究"出自《船电技术》期刊2020年第11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动力电池组、预热、能耗、导热油进口温度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2023年12月13日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原理,水泵,冷式,冷却液,冷却器,制冷剂,动力电池,冷却系统,安全方位系统, ... 高压电池组最高适宜温度值为20℃~30 ℃。正常工作时,当高压电池组的冷却液温度在30℃以上时,ETC会限制乘客舱制冷量,冷却液温度在48℃以上
4 天之前 · 金融界2024年12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集成式防结冰引射器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22168443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
2024年2月21日 · Amalesh 等人采用 Fluent 数值模拟研究了液体冷却、空气冷却、相变材料( PCM )冷却、混合冷却(结合液冷和 PCM 冷却)在 10A·h 电池组快速充放电过程中的热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