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与兰州大学、先进的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等相关团队合作,依托大科学装置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最高近利用离子径迹技术研究开发出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聚酰亚胺耐高温隔膜制备
2023年1月9日 · 隔膜轻薄化能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使单位体积或重量的锂电池容纳更多的电极材料,从而提高锂电池的续航能力。 湿法隔膜工艺流程更复杂
2024年8月3日 · 中国团队研制出离子管理膜 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开发提供新思路-这项在多功能电池隔膜设计和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先进的技术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
2024年9月1日 · 中兴新材推出了下一代7~10微米超薄、高强度、高孔隙率、高安全方位干法基膜产品,可满足超快充需求。 在涂层方面,陶瓷涂覆膜正从2.5微米向1.5微米、甚至1微米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耐热温度需要从150℃逐渐提升至180℃甚至200℃,以满足更高的安全方位性要求。 其二,粘结涂层需求增强,PVDF工艺和替代方案同步开发。 随着电芯大容量的发展,对长循环和能量
2024年7月22日 · 隔膜在锂电池中主要起到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并提供微通道支持锂离子迁移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安全方位性、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等。 厚度均匀性:一般要求在1微米以内。 根据相关经验,穿刺阻力值在300-500克之间。 孔径一般在0.03km2到0.12km2之间。 物理化学性质:润湿性更好、润湿速度更快。 二、行业政策. 中国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减少污染
2024年9月13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一种 基于离子径迹技术的多功能电池隔膜——离子管理膜(IMM)。 离子管理膜(右侧)和传统多孔隔膜(左侧)的离子传输特性和阳极表面锂沉积行为示意图. 在面向离子管理膜(IMM)的阳极表面上, 实现了更为致密和均匀的锂沉积,无明显的锂枝晶生长情况。 原来,传统多孔隔膜(PPS)
2024年12月10日 · 锂电池隔膜市场正迎来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挑战,具有优秀性能的新型隔膜产品将在提高电池性能、延长寿命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和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的步伐,对未来隔膜材料的研发将更加重视其安全方位性和环保
2024年9月13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径迹技术的多功能电池隔膜——离子管理膜(IMM)。 离子管理膜(右侧)和传统多孔隔膜(左侧)的离子传输特性和阳极表面锂沉积行为示意图. 在面向离子管理膜(IMM)的阳极表面上,实现了更为致密和均匀的锂沉积,无明显的锂枝晶生长情况。 原来,传统多孔隔膜(PPS)
2024年9月13日 ·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开发了一种 基于离子径迹技术的多功能电池隔膜——离子管理膜(IMM)。 在面向离子管理膜(IMM)的阳极表面上, 实现了更为致密和均匀的锂沉积,无明显的锂枝晶生长情况。 原来,传统多孔隔膜(PPS)的孔道结构呈现出孔径和孔长均不一致的特征,因此隔膜孔道下方会形成不均匀的锂
2024年9月26日 · 作为锂电池四大主材之一,隔膜随锂电产业链兴衰而变。 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4H1中国隔膜产量达到了92.4亿平米,同比增长达到20%。 不过,由于恩捷股份等头部企业本轮扩产产能的集中释放,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导致市场供需错配,自2023年以来,隔膜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