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模组快速对接固定结构,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箱体的第一名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设置有导向销和锁紧组件,能够实现与电池仓的快速定位和锁紧,同时实现第一名端面上与高压控制盒电连接的连接组件实现与
2023年8月8日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锂电池组快速对接接口,包括电池接头和电路接头,所述电池接头包括第一名电磁接口、第一名旋转头和保护罩,所述电路接头包括第二电磁接口和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一名电磁接口位于第一名旋转头上,第一名旋转头可活动连接在
2024年2月2日 ·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吸式锂电池组快速对接接口,具备对电路影响较小的优点,解决了磁场对电路影响的问题。
2024年8月7日 ·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子对接电解质设计策略,以克服传统电解质在非配位溶剂中的Li盐解离限制,实现快速、稳定的Li化学反应。 该策略利用非配位溶剂与氟化苯或卤代烷化合物混合时的有利氢键相互作用,激活溶剂分子,从而促进快速的Li+反应动力学,并抑制
2024年1月31日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锂电池组快速对接接口,包括电池接头和电路接头,所述电池接头包括第一名电磁接口、第一名旋转头和保护罩,所述电路接头包括第二电磁接口和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一名电磁接口位于第一名旋转头上,第一名旋转头可活动连接在
2024年2月4日 ·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锂电池组快速对接接口,包括电池接头和电路接头,所述电池接头包括第一名电磁接口、第一名旋转头和保护罩,所述电路接头包括第二电磁接口和第二旋转头,所述第一名电磁接口位于第一名旋转头上,第一名旋转头可活动
2024年7月15日 · 结合核磁、红外光谱、拉曼、等温量热滴定法、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等测试表征手段进一步证明了隐性溶剂分子与诱导剂之间的分子对接机制。图 3 分子对接电解液测试表征与模拟计算
2024年7月16日 · 这项工作支持利用分子对接溶解机制设计具有快速Li+动力学的电解质,用于高压锂电池。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Molecular-docking electrolytes enable high-voltage lithium battery chemistries"发表在最高新一期《Nature Chemistry》上。
2024年7月29日 · 提出了一种分子对接电解液(MDE)的设计策略,该策略克服了锂盐在隐性溶剂分子(具有潜在的离子配位官能团,但是由于空间位阻等导致无法溶剂化离子)中解离的局限性,同时在电极界面处实现了快速锂离子脱溶剂化过程和稳定的界面电化学反应。
2024年7月19日 · 该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电解质设计策略,克服了与非配位溶剂中Li盐解离相关的局限性,实现了快速、稳定的Li化学反应。 当与氟化苯或卤代烷烃化合物混合时,非配位溶剂通过有利的氢键相互作用被激活,特别是F δ- -H δ +或H δ+ -O 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