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4 · 该综述围绕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电极和电解质材料 的配位化合物,总结了配位化学在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1)首先介绍了配位化学研究中从离散结构的配位化合物到配位聚合物和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
2024-12-24 · 嵌入-转化型的卤化物正极材料示意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因高比能和高安全方位性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能量密度仍受基于嵌入-
2024年1月31日 · 本文综述了快充石墨负极材料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分析了高功率充放电条件下,石墨负极缓慢动力学引起的本征结构变化、浓差极化和安全方位等问题,归纳总结了石墨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化学修饰、表面包覆等方面的改性策略,分析了增加Li+传输通道、增强
2024-12-24 · 科学家开发出嵌入-转化型的卤化物正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研究员杨晓飞团队在全方位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团队结合了卤化物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率和转化型正极多电子转移的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基于嵌入-转化耦合反应机制的高容量LixFeXx+2(X=Cl, Br)正极
2022年7月25日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立教授团队与重庆大学杨小龙等人合作,在能源类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层状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钇锂作为低电压、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ayered Perovskite Lithium Yttrium Titanate as
2 天之前 · 嵌入-转化型的卤化物正极材料示意图。大连化物所供图 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因高比能和高安全方位性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能量密度仍受基于嵌入-脱出反应机制低容量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限制。 另一方面,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较低,需引入15%wt
2024年1月22日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快充负极材料,材料的晶体结构,钒基、钛基、C 基、铌基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等。 以第一名作者在 ACS Nano、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Electrochimica Act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 、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上发表论文 5 篇。
2020年9月25日 · 摘 要: 合金类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高安全方位性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合金负极不同的脱嵌锂机制显著影响着锂枝晶生长、锂离子输运及体积膨胀等行为。
6 天之前 · 全方位固态锂电池因高比能和高安全方位性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能量密度仍受基于嵌入-脱出反应机制低容量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限制。 另一方面,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较低,需引入 15%wt. 至 30%wt. 的支撑电解质来构筑 Li + 传输通道,进一步降低了
2 天之前 · 近日,我校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先进的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团队在低温锂电池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Low-Temperatur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chieved by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Screening Li+ Desolvation Kinetic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水平水平学术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