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 · 我省新型储能项目响应号召、加快建设、提前并网,在用电高峰前建成40个大型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系统调峰、新能源消纳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7月25日 · 园区供电协调规划方法。该方法以数据中心园区建 设成本和运行成本最高小为目标,考虑园区各类型资 源的规划与运行约束,重点研究了数据中心园区供 电协调规划问题,以柔性变电站规划为核心,将园区 内数据中心各类型服务器数量规划、储能系统和光 伏系统
2024年11月12日 · 江苏苏州:积极发展"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北极 ... 芯≥300Ah,且需满足西藏电网对构网型储能 的技术
2024年9月20日 · 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阴徐霞客镇 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等6个电网侧储能项目 纳入全方位省电力规划的通知 苏发改能源发
2023年11月10日 · 新的储能规划角度。基于系统实际需求对长短期不 同储能技术进行协调规划,实现LDES 合理配置和 应用,对低碳电力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DES 和短期储能分别用来应对新能源出力与 负荷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出力波动和对储能作用的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是实现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十年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世界瞩目,自2013年底起我国累计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名,截至2020年累计装机已达2.81亿千瓦.然而,由于风电功率具有波动性,间歇性以及不确定性,在风电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外
2023年9月27日 ·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统筹考虑新型储能复合功能及应用场景,并从系统全方位局角度论证储能规划配置规模以及协调布局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从解决复杂交直流电网新
2024年6月8日 · 文章浏览阅读1.8k次,点赞21次,收藏22次。该策略综合考虑了储能电站、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的特性分布,通过日前调度计划和日内滚动修正实现对预测数据更高精确度的确保,并利用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调度策略可以达到系统运行成本
2024年8月23日 · 为表征配电系统运行灵活性水平,从灵活性供需平衡、净负荷曲线平滑度和线路传输均衡性3个方面提出了净负荷适应率指标、净负荷波动率指标和线路负载裕度均衡性指
2023年11月10日 · 新的储能规划角度。基于系统实际需求对长短期不 同储能技术进行协调规划,实现LDES 合理配置和 应用,对低碳电力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LDES 和短期储能分别用来应
2024年12月2日 · 主电网 联合园区(园区A、B、C) Pw=1500kW PLmax=1328kW Ppv=1350kW 图 3 三个园区微电网联合接入主电网结构示意图 (Ppv、Pw、PLmax 分别为联合园区的总光伏装机容量、总风电装机容量、总负荷最高大值) (1)若未配置储能,分析联合园区运行经济性,包括:联合园区的总购电 量、总弃风弃光电量、总供电
2023年10月30日 ·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该院新能源中心成功研发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与灵活调节资源协调规划软件。该软件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技术,可实现经济、清洁、安全方位多目标下的源网荷储容量协调规划配置,为我国"沙戈荒"大型风光电基地新能源项目与源网荷储
2024年11月4日 · 在增强保供能力的基础上,推动配电网发生"四大转变":在关注要点上,配电网正逐渐从供电能力的充裕性转移到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上来;在配电形态上,从传统的"无源"单向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式并网,新能源的消纳难题愈发突出。作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的规模化应用有利于提升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及安全方位性。然而,当前综述多是侧重于对储能技术归纳总结,很少对储能规划方法,特别是大规模储能在源-网
2024年4月2日 · 结合新型储能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需求,积极开展新型储能与其他电源协同优化调度技术、规模化储能系统集群智能调度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储能的电网主动支撑技术、电动汽
2023年11月22日 · 电网运营商、储能运营商及电力用户之间的传递 关系进行梳理。各利益主体传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各利益主体传递关系 Fig. 1 Transmission relationship of stakeholders 在配电网源网荷储协同规划过程中,不同主体 利益诉求的侧重各不相同。目前储能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