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 ·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模组液冷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型腔液冷板、电池箱体,所述型腔液冷板安装于电池箱体底部,所述型腔
2024年1月19日 · 奇瑞新能源申请无模组液冷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专利,能够提升电池包整体模态,满足承载方形电芯的同时,保护方形电芯免受滥用工况破坏,降低泄漏风险
2018年7月6日 · 从外观上来区分: 风冷系统 最高明显的特点为箱体上有风扇,或者整包无管路接口。 液冷系统 的电池包,在整包外围是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的管路接头,口径略大,一般为快换接头形式。 直冷系统 的特点是同样有进出接口,但管径较细,且与整车的 空调系统 相连。
新能源电池 热管理 2024-10-25 本文将对储能电池冷板技术选择做出深入讲解。 从测试数据中不难看出,锂离子电池如果超出自身正常工作温度,便有可能出现化学层面的失控,这不仅会导致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日历寿命的衰减,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
3 天之前 · 针对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散热流道多侧重于流道拓扑优化算法的理论研究,对流道形态、散热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不足。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基于变密度法,研究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的液冷板流道设计方法,
2024年6月20日 · UniC开创无液冷、无空调新纪元#长寿命、简运维、低辅源Ampace全方位面助力工商业储能实现产业增值新高度, 视频播放量 125、弹幕量 0、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4、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2018年12月12日 · 特别是江淮汽车自主研发高比能电池包液冷技术,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技术的重大突破。 无论户外温度低至零下30℃抑或高于45℃,液冷技术都能将电池包的温度控制在10-35℃之间,有效保障电池的安全方位,充分保障车辆的续航里程和电池使用寿命。
2021年6月27日 · G 液冷板轻量化要求; 电池与液冷板的热阻小,有利于把电池的热量更快传导至液冷板,同时更小的热阻有利于冷却液更好的进行对流换热。冷却液流速的均匀性,是保障散热的均匀性,减少局部温度过高的前提。
2024年11月9日 · 中国储能网讯:被行业寄予厚望的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据介绍,太蓝新能源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首次取消隔膜,在业内
2023年8月1日 · 在南昌大学,有一支无液电池项目团队,结合国家"双碳"目标要求,瞄准新能源领域,研发出纯固态电解质技术,跑出了创新创业的加速度。 在南昌大学材料工程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该项目的"主角"——固态电解质,一个直径约1厘米,厚度约0.5毫米的圆片。
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 据介绍,太蓝新能源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首次取消隔膜,在业内领先实现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
2024年1月20日 ·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奇瑞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无模组液冷电池包,包括型腔液冷板、电池箱体,型腔液冷板安装于电池箱体底部,型腔液冷板上表面通过导热结构胶粘
2024年11月9日 · 太蓝新能源将在2027年实现无隔膜全方位固态电池量产 此次发布的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就是太蓝新能源做的第一名步,减掉隔膜,并在极片表面导入高
2024年11月25日 · 李岳峰 等:储能锂电池包浸没式液冷系统散热设计及热仿真分析作者:李岳峰1,2,徐卫潘1,2,韦银涛1,2,丁纬达1,2,孙勇1,2,项峰1,2,吕游1,2,伍家祥1,2,夏艳1
2024年6月20日 · 为了确保客户获得最高大化的能源投资回报,UniC系列采用了无液冷、无空调的前沿温控技术,凭借极简的温度管理架构,精确准调控工作温度,还有效
2024年8月16日 · 液冷超级充电技术的诞生,无疑标志着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优秀的高效冷却系统,该系统能够迅速且有效地将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热能导出,进而实现充电时间的显著缩短,并在此过程中确保电池系统的健康状态与安全方位性得到
2023年2月1日 · 2024-12-25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 技术工作原理。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可简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优点就是能量密度更高,同等体积下动力电池
2024年11月9日 · 1、动力电池包概述顺应全方位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潮流,全方位球动力电池包产业链发展迅速。动力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是汽车主要的动力来源
被行业寄予厚望的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11月7日,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在重庆联合举办"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布会"。 据介绍,太蓝新能源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首次取消隔膜,在业内领先实现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 太蓝新能源宣布,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计划于2026年实现
23 小时之前 · 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不仅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储能电池等方面有巨大潜力,还适用于算力服务器、低空无人飞行器等产品的冷却。未来,冷媒直冷技术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强大优势,为市场应用带来显著变化。
2024年11月8日 · 无隔膜半固态电池装车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迈向新台阶。 在综合性能的提升方面,无隔膜技术的引入显著增强了电池的兼容性与灵活性。 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通过极片复
2024年3月12日 · 单相浸没式液冷可应用的工质包括 氢氟醚、硅油和烃类等。与两相浸没式液冷相比,由于工质不发生相变,因此其冷却系统更为简单。理想的冷却工质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高 比热容 和导热系数、良好的阻燃性能、低成本,以及适宜的工作温度、较长的寿命、无腐蚀性、低密度和低黏度等特点。
2023年3月8日 ·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液冷板结构的新能源电池托盘。 2.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要求,专注于单一的石化驱动方式的交通工具必然会受到约束,电能的环保、便捷特性,使得电力驱动的
2023年5月12日 · 针对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散热流道多侧重于流道拓扑优化算法的理论研究,对流道形态、散热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不足。本文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基于变密度法,研究基于结构拓扑优化技术的液冷板流道设计方法,并将传统液冷板流道与拓扑优化得到的不同雷诺数下的液冷板的均温
2024年8月17日 · 半液冷超充方案 全方位液冷超充方案 电池包及高压线束液冷方案 3、液冷终端 液冷终端是支撑大功率充电的刚需,包括水冷和油冷两种路径。为满足大功率充电下的散热需求,同时保持便利性、避免充电枪线过重,液冷超充桩需
2022年12月6日 ·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热管理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有点"娇气"的电池,难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对车主"大发脾气"。就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而言,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冷媒直冷三派。